圖/文 歐尼克斯實境互動工作室 許哲豪 2020/10/29
在先前文章「導入AI表面瑕疵異常偵測提升智慧製造品質」[1]中曾介紹表面瑕疵偵測的相關技術,其中包含點、線、面等類型瑕疵,這次就再把重點放到「線型瑕疵」中的「裂縫偵測(Crack Detection)」這個主題,繼續和大家做進一步分享。
在工業、機械、建築、電子領域中,當材料在加工或組裝過程受到不當外力(如夾持、撞擊、剪力、振動)時,狀況嚴重的可能會產生結構性損壞及外表破損問題,輕則外型仍保持良好,但表面已經產生肉眼可見的裂縫。如果是一般中、小型電子或機械零件產生裂縫尚可直接淘汰,但若是大型機械結構、建物、橋樑、牆壁、地面則需要進行適當補強,不然可能會造成人身安全疑慮。
常見裂縫偵測方式包括目視(或電腦視覺)、壓力或洩漏、紅外線熱感影像、超音波、渦電流、雷射掃描測距及其它各種非破壞性物理量測設備。本文將著重在一般可見光(彩色或灰階)影像裂縫分析方式,而其它物理量轉成的數位影像由於特性差異頗大,暫不列入討論範圍。
另外「刮痕」也是常見且類似較細的「裂縫」,而二者的差異在於前者通常為直線段、痕跡深度、顏色較淺,有時肉眼還需於特定角度反光下才能看到,這些多半是美觀問題,較無結構安全性問題。而真正的裂縫是指材料已遭到破壞,通常會在目視時產生明顯、顏色較深的內容,而其痕跡則較不規則,粗細也不一,經常會產生許多分叉。由於兩者偵測方式有滿大的差異,故本文僅討論「裂縫偵測」問題。
另外由於裂縫偵測常會伴隨不同材質產生不同的裂縫型態問題,加上不同的背景雜訊干擾,亦會影響相關算法及模型,故很難用一種算法或模型完全克服。為更清楚說明,以下分別就常見的「裂縫型態」、「裂縫標註方式」、「裂縫偵測算法及模型」及「裂縫公開資料集」等方面作進一步說明。
OmniXRI (Omni-eXtened Reality Interaction) 歐尼克斯實境互動工作室是一個全方位電腦視覺、實境互動、邊緣計算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愛好者及分享者,歡迎大家不吝留言指教多多交流。 這裡的文章大部份是個人原創,如有引用到他人內容都會註明,若不慎疏漏侵犯到,煩請儘快通知,我們會儘速處理。當然這裡的資料也歡迎引用及推廣,煩請註明出處(網頁網址),謝謝!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AI HUB專欄】看電腦視覺如何助力智能裂縫偵測技術發展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AI HUB專欄】導入AI表面瑕疵異常偵測提升智慧製造品質
圖/文 歐尼克斯實境互動工作室 許哲豪 2020/6/25
在前兩篇「導入AI異常偵測技術讓傳產也能邁向智慧製造」[1]和「如何利用時序型資料異常偵測提昇智慧製造成效」[2]中已幫大家介紹過關於智慧製造中常會遇到的「一元分類型(One-Class Classification)」及「時序型(Time-Series)」資料異常偵測(Anomaly Detection, AD),而這些作法大多僅適用在單一信號源或低維度資料,而本文將繼續延伸至超高維度的「影像類型(Image Type)」異常偵測,藉此說明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提升產品製造品質。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機器學習/大數據/資料採礦/深度學習】學習地圖
在學習【機器學習/大數據/資料採礦/深度學習/電腦視覺】的朋友總不知如何下手,網路上有許多大神幫大家整理好了,就像搭捷運一樣的簡單明暸,在此借花獻佛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1. 基礎技能(Fundamentals)
2. 統計(Statistics)
3. 程式設計(Programming)
4.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5. 文字採礦/自然語言處理(Text Mining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6. 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
7. 巨量資料(Big Data)
8. 資料擷取 (Data Ingestion)
9. 資料轉換 (Data Munging)
10. 工具(Toolbox)
1. 物件分類 (Object Clasification)
2. 物件偵測 (Object Detection)
3. 物件分割 (Object Segmentation)
4. 小模型 (Small Model)
5. 姿態估測 (Pose Estimation)
6. 文字偵測/辨識 (Text Detection/Recognition)
7. 人臉偵測 (Face Detection)
8. 人臉辨識 (Face Reconition)
9. 人臉對齊 (Face Alignment)
10. 藝術 (Art)
11. 立體 (3D)
12. 對抗生成網路 (GAN)
![]() |
資料來源:Swami Chandrasekaran (點擊圖片放大) |
1. 基礎技能(Fundamentals)
2. 統計(Statistics)
3. 程式設計(Programming)
4.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5. 文字採礦/自然語言處理(Text Mining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6. 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
7. 巨量資料(Big Data)
8. 資料擷取 (Data Ingestion)
9. 資料轉換 (Data Munging)
10. 工具(Toolbox)
![]() |
資料來源:Weslynn (點擊圖片放大) |
1. 物件分類 (Object Clasification)
2. 物件偵測 (Object Detection)
3. 物件分割 (Object Segmentation)
4. 小模型 (Small Model)
5. 姿態估測 (Pose Estimation)
6. 文字偵測/辨識 (Text Detection/Recognition)
7. 人臉偵測 (Face Detection)
8. 人臉辨識 (Face Reconition)
9. 人臉對齊 (Face Alignment)
10. 藝術 (Art)
11. 立體 (3D)
12. 對抗生成網路 (GAN)
訂閱:
文章 (Atom)
【頂置】簡報、源碼、系列文快速連結區
常有人反應用手機瀏覽本部落格時常要捲很多頁才能找到系列發文、開源專案、課程及活動簡報,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查詢,特整理連結如下,敬請參考! Edge AI Taiwan 邊緣智能交流區 全像顯示與互動交流區 台科大(NTUST) 人工智慧與邊緣運算實務(2021-2...
-
作者: Jack OmniXRI, 2025/09/01 2023 年底 Intel 推出了新一代內建神經網路加速器(NPU)的中央處理器(CPU) - Meteor Lake (Core Ultra)從此開啟 AI PC 的新世代。由於第一代 AI PC 算力略低,加上...
-
作者: Jack OmniXRI, 2025/8/10 Edge Impulse是TinyML領域最強的免費開發平台,從資料收集、模型選用、調參訓練、部署優化一站式服務,還支援數百種硬體開發板及多種程式語言,對TinyML初學者是非常棒的工具。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及數十萬的開發者,2...